
酒,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,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,而是一种文化象征,即酒神精神的象征。中国是酒的王国。酒,形态万千,色泽纷呈;品种之多,产量之丰,皆堪称世界之冠。
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,地无分南北,人无分男女老少,族无分汉满蒙回藏,饮酒之风,历经数干年而不衰。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,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,远不止口腹之乐;在许多场合,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,一种文化消费,用来表示一种礼仪,一种气氛,一种情趣,一种心境。
“无酒不成宴”。酒可以增添喜庆气氛,也可以酿出许多悲剧。据了解,每年春节期间医院都会收治许多因为饮酒过度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,有的甚至导致无可挽回的悲剧。因此在春节期间饮酒欢歌的同时,一定要把握好度,喝酒更要悠着点,绝不可贪杯,同时还应该掌握科学的喝酒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。

◆科学的喝酒方法:
首先是饮酒时间,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特点,体内的各种酶一般在下午活性较高,因此在晚餐时适量饮酒对身体的损伤较轻。
其次是饮酒方式,少量慢饮比较适宜;切忌逞强好胜、饮得过猛过快,忌边饮酒边吸烟,这样会加重对身体的损害。在饮酒之前吃些食物或饮酒时有瘦肉、豆类、蛋类、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同时摄入,以延缓酒精的吸收,保护胃粘膜。
对饮酒者而言,精神状态也很重要,在身体条件、精神状况良好时人体对酒精的分解能力相对较强。因此,心情舒畅、愉悦,有值得庆祝之事时,可饮用少量或适量的酒;心情烦躁、郁闷、孤独时最好不要饮酒。
另外,从性别角度看,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酒精的影响,且女性多有乙醛脱氢酶缺陷,故应少饮。需要强调的是,患有疾病时应当禁酒或遵医嘱,以避免加重疾病或增加新的疾病,服用药物时应当禁酒或遵医嘱。肥胖人群身体疾病隐患较大,加之酒精产生热量较高,会进一步促进体重增加,不利于健康,故不宜饮酒。患有酒精过敏的人群也应避免饮酒。

◆喝酒时应该需要注意的事项:
1、喝酒之前,吃饭只能吃7分饱,且不可大量饮水(这是为了留下肚子好喝酒);
2、喝酒之前半小时,喝瓶牛奶,最好是纯奶或者含糖的(据说,喝酒前喝牛奶,牛奶会在胃里形成一层薄膜,可以起到保护胃的作用);
3、喝酒时切记不能饮用冰水、柠檬水等等刺激性的饮料(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了);
4、喝白酒,不可一饮而尽,须的分成几口喝。喝啤酒,须待得啤酒沫落下以后再喝,否则,轻则腹涨难受,重则现场直播;
5、酒后不可以喝醋、喝茶解酒,这些都是误区,醋和茶都不能解酒;
6、酒后如发生呕吐不止,应立即找来矿泉水一瓶灌下,以免胃里没有东西而呕出血来;
7、呕吐完后,不可立即进食,尤其是烧烤一类食物;
8、睡觉之前请记住在床头放置剩器一个,以免,睡后惊醒欲呕吐在还未到达洗手间之前已然喷将出来;
9、翌日,若感胃酸,请服用胃舒平,等胃酸缓解后再喝水;
10、若感胃痛,可适情况服用其他胃药,且不可服用止疼药,因为止疼药对于胃疼疗效胜微;
11、早点可选用逗浆、牛奶一类热饮。若还需上班者可选用脉动、红牛等提神饮料,以保证不耽误工作;
12、喝酒之前请不要吃不易消化的条状食物,如韭菜一类,不然呕的时候,前半截在嘴边挂着,后半截还在喉咙里,多恶心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