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骨质增生”俗称“骨刺”或“骨赘”,在临床上又称为“骨性关节炎(简称:骨关节炎)”、“退行性骨关节病”、“ 退行性关节炎”、“变性性关节炎”、“肥大性骨关节炎”、“增生性骨关节炎”,这六种称谓均指的是骨质增生这一种病。

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症状,减少疾病对关节功能带来的限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。
一旦得了骨关节炎,首先对该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。若没有关节疼痛、麻木等症状,则无须特殊治疗,但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改善神经、肌肉、骨关节的新陈代谢,延缓其衰老进展的速度,并防止僵硬不灵活。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,则要避免或减轻病变局部的疲劳及进行适当的治疗。不能简单地认为骨关节炎仅是年老退化、过度使用关节的结果。

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较少,到目前为止,尚没有一种药物能控制其发展或将其治愈。对受累的关节应加以保护,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,不要过度使用,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,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重力和暴力,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,如髋关节或膝关节受累者,应避免过久站立、跑步、打球或长距离步行等。若久坐后双膝发僵,在起立前可作一下“热身运动”——轻轻地摆动几下腿部。要纠正不良的姿势、体位。这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,而且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,对负重关节,如膝、髋关节,尤为重要。避免在睡眠时为减轻疼痛在膝下垫枕头。颈椎骨关节炎病人,应避免长期伏案、仰头或转颈,睡眠时应用适当高度枕头。腰椎受累者可睡硬板床,腹前突者可用腹带。
在日常生活中,根据具体情况,可适当使用拐杖之类的用具,有利于减轻受累关节负荷,穿较有弹性的鞋子,用适当的鞋垫,穿戴护膝或弹性绷带,对保护膝、髋等关节十分有益。平时应多食富有钙和胶质的食品,并可补充钙制剂。肥胖的病人应减轻体重。
适当锻炼对保护和改善关节括动,缓解疼痛,以及增强受累关节周围肌力有着莫大的帮助。
骨关节炎病人的锻炼,大致可分为三类:
①保持或增加关节最大活动度的运动,应由病人主动进行、循序渐进;
②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,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,静力锻炼为增强肌力的简便有效运动,如在没有阻力情况下,做肌肉收缩动作。若在运动中出现疼痛,或运动后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,可适当减少锻炼次数;
③增加户外活动,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耐力,如散步、游泳、打太极拳等,应每日坚持,循序渐进,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;不同病人应有不同的锻炼方法,如颈椎、腰椎骨关节炎,应经常进行颈、腰椎旋转和屈、伸运动,手骨关节炎病人应经常做抓、握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