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传骨方logo
手机版二维码图

骨质增生(骨刺、骨性关节炎)的诊断标准与分级

推荐阅读

“骨质”增生俗称“骨刺”或“骨赘”,是指在骨关节边缘上增生的异常骨质,临床上又称“骨性关节炎”、“退行性骨关节病”、“肥大性骨关节炎”,是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影像表现,是继关节软骨破坏后而继发的一种病变,属于骨的退行性改变,即“骨的老化”所致,由于软骨破坏或消失,“骨刺”、“骨赘”或“骨唇”形成,关节囊的纤维化肥厚而失去弹性,滑液的减少等因素,在关节活动时则必然产生关节充血、肿胀、僵硬、疼痛、无力或活动障碍,关节变形压迫、并刺激周围神经则产生临床上的反射痛或放射痛,称为“骨质增生症”。


骨关节炎(即骨质增生)病人若做血常规、血沉、C反应蛋白、类风湿因子等化验检查,一般都在正常范围,少数炎症严重者,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轻度升高。


滑液检查:受累关节如伴发攒膜炎可出现滑液量增多。典型者清晰、黏稠、细胞数不高(<20×109/升),多为单核细胞。攒液中可见软骨或骨碎片颗粒,软骨碎片中可见软骨细胞。


关节镜检查:能直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,能清楚观察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,但由于本检查毕竟属于创伤性检查,可能伴发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应,且费用较高,不可能作为常规检查。


X线平片不仅仍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方法,有的学者还认为它是追踪病情变化的金标准。拍膝关节片时,病人应取站立位拍前后位和侧位片,髋关节和手关节可只拍前后位片。在早期阶段,X线片大多正常,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、关节面下骨硬化和变形、关节边缘骨赘形成,关节面下囊肿和关节腔游离液体等。


骨性关节炎(即骨质增生)的X线特点为:

①关节间隙狭窄,如在膝关节,可小于3毫米;
②关节面硬化变形;
③关节边缘骨赘;
④关节鼠;
⑤软骨下囊性变,其边缘分界清楚;
⑥骨变形或关节半脱位。


根据X线片可将骨质增生分为五级:

0级:无改变;
1级:轻微骨赘;
2级:明显骨赘,关节间隙正常;
3级:骨赘外关节间隙中度狭窄;
4级:骨赘外关节间隙严重狭窄,伴软骨下骨硬化。


随着影像学新技术如微焦摄影;CT、磁共振和三维重建等的应用,除对骨关节炎的诊断有帮助外,对详细了解骨关节炎的病变进展及药物疗效都有参考价值。


骨质增生在日常生活中被有些患者称做“死不了的癌症”,意思是病情极顽固,缠绵难愈,就象晚期癌症患者一样疼痛难忍。如有此病,心理上不应有过多负担,应积极治疗,与病魔做斗争,骨质增生是人体正常生理性防御反应,若无疼痛症状,可无须治疗。

推荐阅读
1 / 3    共 64 条
转载文章
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. 家传骨方网    ICP备17020271号
手机(微信):13608540772    QQ:454845355    邮箱:454845355@qq.com
地址:贵州贵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