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遭遇过“骨刺”(骨质增生)的突然袭击。一些人被小小骨刺(骨质增生)折磨得寝食难安,一些人在无意中发现自己长了骨刺以后,从此落下“心病”……骨刺到底该不该治、怎么治?老百姓对此困惑不少。与此同时,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,医学界对骨刺(骨质增生)也有了不少新认识。
观点一:40岁以上的人,80%都有骨质增生
骨刺,即骨质增生,多发生于负重较大、活动较多的部位,如颈椎、腰椎、膝、髋关节及足跟等。一般地说,人从20岁开始,骨骼就有退行性改变。随着年龄增长,退化越来越严重。骨骼退变造成局部结构不稳定、运动幅度增大、周围韧带及筋膜对骨膜的牵拉力量增大,导致骨膜下出血,血肿骨化后,即形成骨刺。局部病变、损伤、体重增加等因素均能促进骨刺的形成。重体力劳动者、运动员的骨刺形成比普通人更早一些。肌肉力量薄弱者,由于无法有效稳定关节,也容易形成骨刺。研究表明,40岁时,几乎80%的人的负重关节都或多或少有骨刺形成。由此可见,骨刺虽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,但中年人也可以有骨刺。
观点二:增生程度与症状表现没有明确相关性
骨刺骨质增生骨刺的程度与是否产生症状,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。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:骨刺大,未必症状就明显;骨刺小,却可能痛得很厉害。长了骨刺的人是否有症状,一是取决于骨刺部位的韧带、筋膜等软组织是否有无菌性炎症,若有炎症,就会产生疼痛。二是取决于骨刺有没有对敏感组织,如脊髓、神经和血管等产生压迫,若有压迫,就会产生相应症状,且由这些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会进一步加重症状。大多数骨刺没有症状,不必处理;只有产生了酸麻胀痛等症状时,才需要治疗。只有关节使用长期超负荷的人才会因骨质增生而产生关节内的损伤,进而表现出各种症状。
观点三:消除炎症,可显著改善症状
必须明确,迄今为止还没发现医院里有一种药物被证实能缩小或去除骨刺。医院里对骨质增生骨刺的治疗,主要目的都只是临时改善症状。
从症状的根源上来看,骨质增生骨刺的治疗应包括两部分:一是解除骨刺形成的压迫,二是消除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。
目前医院治疗,只能通过手术方法来解除压迫,但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却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消除,比如保暖、休息、冷敷、口服或外敷消炎止痛药物,同时使用激素进行局部麻醉封闭临时抑制症状以减轻患者痛苦。特别强调:针灸、理疗等手段一定不能在有症状的关节上使用。
由于骨刺引起的症状绝大多数是由软组织炎症所致,故经上述消炎处理后,绝大多数病人的症状能够得到完全或明显缓解。也就是说,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“临床愈合”,仅少数病人因骨刺(骨质增生)压迫重要组织,产生严重症状(如压迫脊髓或神经产生肌力下降、瘫痪、大小便障碍等),才需要手术治疗。
观点四:消除病因,有效阻止骨刺“发威”
发现自己长骨刺(骨质增生)以后,若能积极消除病因,就能达到预防骨刺“发威”的目的。
颈椎骨刺病人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的姿势;经常向各个方向转动颈部,特别是后仰;加强对颈背部肌肉的锻炼;睡觉时使用低枕或不用枕头。
腰椎骨刺病人坐姿应端正,保持腰部挺直;经常进行腰部活动,尽量避免弯腰提重物;坚持进行腰背肌训练;睡觉用硬板床。
跟骨骨刺病人宜选择轻软、合适的鞋,并使用海绵跟垫以减轻足跟压力;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,避免重体力活动;控制体重;坚持足部肌肉锻炼,以增强肌肉、韧带的力量和弹性;坚持用热水泡脚,并做简单的足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需要提醒的是,中老年人有骨刺是正常现象,大可不必紧张。骨刺虽是导致中老年人颈肩腰背痛的主要原因,但不是唯一原因。中老年人若有颈肩腰背痛,应先去专科医院就诊,明确病因,并由医生提供最佳治疗方案。
推荐使用:家传骨方药酒
软化增生(骨刺),促进椎间盘突出归位,除袪关节组件(如:肌肉、韧带、神经、滑膜、骨膜、半月板)的炎症,并修复其损伤,行气活血,调理肠胃,利水消肿,对适用范围内的关节疾病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。